众所周知,铸投商贸大BOSS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其草蛇灰线的战略布局,而是其精准到可怕的商业趋势预判。
因此小会议室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认真倾听杨铸对咖啡行业的预判分析,生怕错漏掉一个字。
看着所有人都看着自己,杨铸一脸淡定地继续说道:“第二次新浪潮,从全世界范围内来讲,其实在三十年前就已经逐步出现了,并且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但在咱们国家,却只是前年,也就是99年才开始埋下的火星;虽然出现的晚,但从观察到的迹象来看,其汹涌速度堪称凶猛!”
三十年前?
99年?
林可染若有所思,似乎隐隐明白了杨铸所指的是什么:“你是说……连锁手工咖啡店品牌?”
杨铸点了点头:“没错,第二次浪潮就是具有工业化特质的连锁咖啡店品牌扩张!”
说完,杨铸有些感叹:“我说过,商业其实是一个不断轮回-升级-轮回的过程,而其底层逻辑依旧脱不开马兹洛的需求理论;”
“撇去西方世界不谈,单说咱们国家;随着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二十年,在生活水平急速提升下,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不愁温饱了;”
“人嘛,总有着天然的劣根性;既然不为吃的发愁了,总归要干点什么来寻求一点优越感,用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牛逼;”
“因此在这个时候,某些能凸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消费行为就很有市场了;从一开始的穿西装,到接下来的吃洋快餐、再到后面的吃西餐、买汽车、名表明包等等;其本质都是在咱们国家西学东渐环境下,大部分消费者【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比较心态;”
“而如果把目光聚焦在咖啡行业的话……在整个华夏基本上都完成了咖啡的品类教育,速溶咖啡已经随处可见的时候,你猜消费者会更加倾向于哪种产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林可染脑海里浮现出当初杨铸关于新品咖啡研发时的那些言语,脱口而出:“当速溶咖啡已经变得随处可见的时候,那些先锋消费者自然要拉踩一下别人;要么开始选择更【专业】的咖啡产品,要么就干脆去咖啡厅里喝现磨咖啡,用以证明自己这个弄潮儿更加高人一等!”
杨铸点了点头:“没错!”
“但是做过商业的人都知道,领先一步叫先烈,领先半步才叫先驱;”
“由于咱们国家对于咖啡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依旧不高,品鉴能力更是近乎于没有——当然,放在整个世界而言,不管是茶、咖啡还是酒,其实真正懂的人永远是那么一小撮;”
“因此,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级咖啡店和品牌要么就是因为受众基数太少难以扩张,要么就是其实际价格明显高于普通消费者心理预期而无从扩张;”
“这就导致了小白级别的速溶咖啡与专业级的咖啡之间,出现了两个市场断档——入门级咖啡算一档;精品级的咖啡算另一档;”
“而这,正是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咖啡店品牌开始出现,并快速扩张的原因——这种采用工业标准化运作的咖啡产品,口感和品质上明显比速溶咖啡好上一些,咖啡形态也不一样,算是很好地填补了入门级咖啡市场的空白。”
“这里补充一下,虽然星巴克现在在我们国内只有三家试点性质的店,但是如果你去蹲店观察他们的经营现状和消费者反馈的话,就知道如果他们要想在国内迅速扩张到所有一二线城市,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
“除了品质胜过速溶咖啡一筹的产品屏之外,这些连锁咖啡品牌还为消费者提供空间、情感、阶层上的附加值;”
“最关键的是,这种门店咖啡,是需要人专门为你现做的——想想看,不管是你自己有没有意识到,但对比机器生产出来的速溶咖啡,有专人为你现做咖啡是不是更能让你享受到剥削他人劳动力的快感?”
“呵呵,如果大家有疑问的话,不妨去帝都国贸和魔都力保大楼观察一下,那些冲到星巴克里去喝咖啡的消费者,不管是不是真的有钱,一个个咬着吸管的脸上,是不是都是一副人上人的表情?”
“从这一个层面来说,我们合作的新咖啡品牌,虽然在产品概念和品质上,介入的也是入门级咖啡这一市场;但从情感价值和自我满足感这一块,比起星巴克这类的连锁咖啡店品牌来说,却依旧弱了一环。”
“我一直都在说,做市场,不要光把眼睛在直接竞争对手身上;很多时候,关联性的竞争更为致命……”
听到这,林可染就算再傻,也明白了自己方案里缺的东西是什么了:“杨董,你的意思是……希望我们在情感价值和自我满足感这块再做做文章?”
杨铸点点头,心想你总算不算太笨。
林可染和手下三名中层管理人员面面相觑,好半晌才一脸为难地说道:“杨董,虽然这个方向我们很认可,但是……我们一下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啊!”
说罢,小心翼翼地看着杨铸:“要不……你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回去好好琢磨琢磨?”
杨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弄的林可染差点想把脑袋钻到桌子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