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以现在的国际环境和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直接杀入国际市场的话,99%的可能性都会GAME OVER,那么怎么才能“走出去”呢?
答案很简单——搞海外并购!
通过收购外国公司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结合华夏的低制造成本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大体概括的话,就是“资本走出去、资源买回来”。
为了以身作则,仅仅2001年12月-2002年6月,这半年时间,以央企和国企为代表的境内投资者就对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的2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2.2亿美元,并且已经初步形成了未来可期的回报结果。
眼见着海外并购这条路是能走的通的,上面在舒了一口气之余,却又犯了难——“资本走出去、资源买回来”这条路虽然很好,但却适用范围狭窄,更多的只适合资源型企业和原料加工企业,对于数量更加庞大的制造企业和快消品企业,却没多大借鉴意义。
于是乎,上面又开始打算尝试“资本走出去、商品走出去”的道路——通过收购外国公司品牌和海外销售渠道,结合中国的低制造成本优势,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按理来说,这个想法是好的,逻辑上也没什么大问题。
只不过,杨铸深知,当前绝大部分的国内企业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上,都不具备在快速消化的同时,拥有应对国外同行的狙击能力——别说蛇吞象了,就算是吞下稍微大一点的食物,都很有可能被噎死。
事实上,未来几年里,包括TC L收购汤姆逊、上汽收购双龙等诸多失败案例来看,华夏企业要走的路还很长。
而泉城肉联厂虽然现在看起来在国外顺风顺水的,但杨铸深知,一旦它正式杀入国际市场,面临的问题就不是仅仅品牌和渠道这两个问题了——品牌国际竞争的背后,本质上是整个产业链的比拼。
很显然,杨铸并不认为当前华夏的农产品以及背后的产业链,真的具有拼刺刀的能力。
………………
余光一直观察着自家老大表情的吕思思见到杨铸挑眉,顿时心里有了数,于是笑着说道:“朱市,有决心固然是好事;但是,不管是直接杀入他国终端市场也好,搞海外兼并也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简单的一点……那么多资金,从哪里来?”
吕思思的质疑合情合理,这种产品类企业,不管是溢价兼并也好,大规模直接杀入他国终端市场也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而且往往都需要做好3-5年内持续战略亏损的准备,因此没有足够的现金流的话,等同于找死——偏偏泉城肉联厂又是个重资产企业,这种企业的资金链往往脆弱无比,别说冗余资金池了,就连保证业务链的资金顺畅,一百家里也顶多只有那么一两家能达到。
见到吕思思丢出这种能难死一票子企业的问题,朱姓领导自信地一笑:“吕总,这个问题不用担心,为了能给国内的企业探索一条可行的出海指路,市里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资金的来源,一部分来源于银行的商业贷款——出于敏感性考虑,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拨付专项扶持资金,但是像泉城肉联厂这种优质企业,银行低息贷款个十几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另一部分嘛……”
朱姓领导脸上忍不住有些兴奋:“我们正在推动泉城肉联厂的上市准备工作,一旦成功上市后,就有无数民间资金可以调配,而以肉联厂的名气和财务状况,一两年内把市场估值做到百亿、甚至数百亿的规模并不难!”
“事实上,去年开始,市里面之所以指导泉城肉联厂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一方面是出于提升产能和品控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上市做积极准备!”
吕思思听出了朱姓领导的言外之意,顿时有些沉默。
其实从1994年开始,国企就开始进行了上市操作,等到96年以后,上市更是逐渐成为了国企在重组后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因此对方说通过上市发行股票来获取足够的现金流并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毕竟在机制尚不健全,满地韭菜的A股市场,像泉城肉联厂这种规模大、效益良好国企“冲”成龙头股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瞅了瞅依旧一言不发的杨铸,吕思思无奈之下,只得继续说道:“咱们华夏虽然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目前每年猪肉的消费量在3000万吨左右,但是受限于场地、粮食、饲料、环境等因素,国内的生猪养殖业都是以散户和中小饲养场为主,饲养成本居高不下不说,品质更是参差不齐——就算是泉城肉联厂有足够的资金去冲击国际市场,但成本和品控这块做不好,也完全是白搭。”
吴边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虽然我们泉城肉联厂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五十多个屠宰场,也投资了十多个生猪养殖基地,更是与希望农业科技公司深度合作,采用了他们质优价廉的专项饲料来喂养……但即便如此,在于生肉成本这一块,我们与漂亮国和南美那些农业强国相比,依旧高上了老大一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