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力量确实巨大,但是仅仅依靠金融控制一个国家,却是天真的想法——这样的错误犹大人在一战前已经犯过一次,世界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傻瓜。
诚然,金融资本能做大到如今的规模,究其根源还是源于西方的货币发行制度;
但是……只要你去认真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今天西方的货币发行制度其实是各方博弈制衡的结果。
西方的货币发行模式,是以政府的债券作为抵押发行货币——在这过程中,政府不能还清债券的,如果还清债券,货币也就随之而消失!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债券抵押的货币发行模式下,金银的货币作用并没有被取缔,只是由于着名的“劣币逐良币”效应,金银退出了金融货币市场,但是一旦债券没有了,金银还会回来的。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国家无法还清所有的债券,这样的前提条件是不存在的。
而发行债券劣币的好处,真的全部让金融资本赚取了吗?
在金银货币的模式下,国家发债就一定要从社会上收回金银货币,再使用这些货币购物或支付国家费用。
但是在债券货币发行模式下,政府发行债券从市场上收回货币后,这些债券可以抵押再次发行货币,而国家通过债券取得的货币在国家支付各种费用后也回到了市场上,这样市场上的货币会因为国家债券的发行而增加,这与金属作为货币时的情况是根本不同的。
为了限制货币量的增加,一般是禁止政府直接发行债券给央行换取货币的,转而通过其他机构购买了债券后再到央行抵押发行货币——货币发行的过程从直接变成了间接。
而设置间接的方式主要是为了限制政府以权力要求央行发钞购买其债券——否则的话,就变成了政府印钞。
我们应当看到,政府的债券发行给整个市场带来了货币增量,而物资财富并没有由此增长,其结果就一定是货币的贬值。货币贬值的损失是由全社会的货币持有者来共同承担的。
对于发行货币的央行,发行在外的货币是其债务,货币贬值就是央行的债务贬值;同时货币贬值也使得政府的债券贬值,从而使得政府的债务贬值,结果是政府和央行在债券抵押货币发行的过程中共享了贬值的好处,实际上是一同瓜分了货币发行的红利(打个比方,你现在有1万块钱的债务,跟80年代有一万块钱的债务,能是一回事么);
在债券抵押发行货币成为世界的主流后,经济学的理论发生了变化,政府和央行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以获取贵金属为基础的重商主义消亡了。
之后的凯恩斯理论,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政府的赤字政策,实际上就是大量发行债券,这些债券通过抵押货币发行的模式又成为了大量的货币,市场的货币投放量大增。
再后来的货币主义经济学更是主张不断地增加货币投放量,促成市场上货币的有序贬值。
这些理论和倡导的政策做法,会产生大量的货币发行红利,政府的债券和央行的货币债务都是获益者,红利被他们分享了,这应当是一个双方获益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准确地说是政府与金融资本的共谋,而不是《货币战争》所说的金融资本单方面的操纵和控制。
此外,以债券抵押发行货币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以往的金属货币是具备资源属性的,变成债券的信用货币没有了资源属性,“劣币逐良币”的结果是金属退出货币,西方国家可以以货币的发行兑换他国的资源,有巨大的利益。
所以在此模式下,当金本位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破裂以后,以货币负债占有资源的国际博弈就开始了,由此获得的利益也为国际金融资本和国际货币发行国政府所分享。
但是大家都知道,经济越发展,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大,货币供给不足就会限制经济发展——如何增加市场的货币供给呢?
从欧美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得出,用可以无限增加的国家信用替代不能增加的金属作为货币的基础,也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而且我们现在没有发现更好的出路。
国家直接发行货币本质上也是国家的负债,与债券的性质是类似的,除非一个国家不保证它的货币信用,否则发行出去的货币就是国家的负债并且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未必比债券的利息小。
以债券为基础的货币实际上满足了社会对于货币投放量的需要,只要发行量合理,对于社会经济就是促进而不是掠夺,政府金所取得的货币红利是有经济发展支撑和利益来源的。社会货币供给充足的最大效果就是极大降低了社会利率。在金属货币时代,受金属保有量的限制,货币总量有限,利率奇高,而以债券为基础的货币发行制度确立后,把社会从传统的高利贷者的盘剥中解放出来。所以不要只看到货币红利的巨大收益,还要看到其所带来的价值和社会效益。
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在国家以债券抵押发行货币的基础上原来在贵金属货币时代国家难以控制的货币量就可以通过债券数量和央行的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控制了,社会经济的货币大权被政府和央行掌握,国家在以往需要以暴力手段去维持的部分东西就可以通过金融手段去实现,这是现代社会摒弃血腥暴力的重要基础,同时国家的权力也通过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的金融货币而得到加强,只不过国家的权力是与金融资本一同分享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