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縯在同族的刘玄作为内应的情况下,
成功拉拢了在平林地区占有一席之地的平林军,
但要想在南阳之地,立于不败,还需要另外一方助力的加入。
“伯升!伯升!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一日,刘縯府邸之内,
同族刘稷,就是之前去县衙的牢房杀汪九的那个,
此刻,刘稷欢呼着从大门口一路跑进来,
口中不断说道:“伯升兄!伯升兄!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
“慢点说。”刘縯转过身,疑惑问询,
身侧的刘秀也放下手中的书卷,想要听个分明,
“成了!”
“新市兵的事,成了!”
刘稷站稳身子,气喘吁吁的开口,
甚至不去短暂的休息,就要将这惊喜的讯息告诉刘縯和刘秀,
而后者闻言,先是一愣,
随即瞬间惊喜过望,
刘縯一下子上前,两手紧紧抓住刘稷的肩膀,
瞪大眼睛:“真的?成了?!”
“新市兵同意了?!”
面对刘縯的问话,刘稷顾不得肩膀被捏的酸痛,
随即快速开口道:“同意了同意了。”
“新市兵决定跟平林兵一样,跟我们合力起事!”
此言一出,刘縯彻底放下心来,
随即松开手,
一旁的刘稷就仿佛被赦免了死罪一般,
连忙左右揉着肩膀,呲牙咧嘴的退到一旁,
而刘縯,在惊喜之余,看向一旁的刘秀,
随即开怀笑道:“果真如三弟你所料!”
“得了平林兵首领陈牧的引荐,这新市兵不请自来!”
刘秀司空见惯,平静笑笑:
“如此一来,整个南阳所有起事兵马,尽数归于兄长麾下!”
平林兵是舂陵当地的武装,因为彼此熟悉,所以步调统一,战斗力较强,
新市兵从绿林军分裂出来,虽然流民居多,但胜在人数,
眼下,这两股南阳境内最大的反王莽势力,全都归在了刘縯的麾下,
他起事造反的大业,终于可以宣告正式开始!
画面一转,
刘縯为新市兵平林兵归顺一事,大摆筵席,
原本因为大旱之年,多少百姓外出寻找生机,舂陵已经变得格外冷清,
但眼下,人头攒动,以往有些空荡荡的长街,热闹非凡,
摩肩接踵,一个个争抢着,朝着刘縯府邸方向前进,
细细看去,这些陌生的面孔,一个个身上衣着简单,甚至可以用褴褛两个字形容,
但身上配着简单的甲胄和武器,
一看就是不好相与之辈。
刘縯大摆筵席,
花费重金,号召舂陵内的五六家酒楼,
做上最好的吃食,沿街招待平林兵和新市兵的队伍,
而在刘縯的府邸之内,
两个势力的统帅高层,尽数受邀来此,
刘縯大摆筵席,好生犒劳这些归顺于自己的助力。
一时间,宾主尽欢,觥筹交错,
“伯升兄,如今平林,新市,刘氏三方合力,大军聚集,应当有一个统帅,也好以后攻城拔寨,令行禁止不是?”
宴席之余,平林兵的统帅陈牧,
饮酒之际,顺势开口,
“依我看,在座之中,唯有伯升兄名望最高!”
“整个南阳,谁人不知,刘伯升知人善用,广纳贤才,是不可多得的明主!”
陈牧的一番话出口,
刘縯还未等开口回绝,
就听见下方诸多宾客,一个个起身附和,
其中也包括新市兵的首领,
“是啊是啊,论勇武,伯升少年武艺名扬百里,论名望,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以我之见,这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中不可一日无帅!”
“既然我等已经合谋起事,何不就此推举出来一位大元帅?统帅三军!”
“说得好!伯升兄当为元帅!”
“伯升兄当为元帅!”
面对众多宾客的推崇,
刘縯也不谦让,
欣然起身,随即高举手中的酒杯,
环视四方,朗声说道:
“承蒙诸位抬爱,伯升,愿任元帅一职!”
刘縯应声接下来三军统帅的头衔,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免不了要对手底下的人马进行分部统帅,
打仗不是儿戏,需要军中规矩严明,
“如今我三军合一,兵力聚集一处,以我之见,当分为六部,便宜行动。”
刘縯环视四方,继续开口:
“平林兵一千余人,皆由陈牧兄你掌管,此为一部。”
“新市兵五千余众,则分为三部,分别由王匡,王凤,马武统领!”
“而我等刘氏子弟,则为另一部,由刘稷统领。”
“我手下宾客,皆由我亲自统帅,为最后一部!”
“大家推举我为统帅,便由我掌管六部,名号……名号则为:柱天都部!”
刘縯的话一出口,下方众人无不应允,
而那些被封了为各部统帅之人,更是欣喜异常,
不免要对刘縯一番称赞:
“柱天都部,好名字!够气派!”
“柱天者,意为擎天之柱,都部者,意为统帅众部!”
“恰到好处,恰到好处啊!”
“如今三军合一,兵力足有八千余众!放眼南阳,何人能挡?!”
刘縯听闻众人的夸耀,表面尽数受之,
但心中则是有些不大好意思,
无论是柱天都部这四个字,亦或是将三军分化为六部,都是刘秀的主意,
只不过,借由刘縯的嘴说出来罢了。
“还得是三弟!”刘縯心中暗暗感慨。
就在刘縯跟诸多豪杰饮酒正酣之际,
府邸后院的刘秀,却是在院落的石台前,
手捧兵书,仔细研读,
一边思量,一边自顾自开口道:
“如今三军合一,分为六部,若论起战斗能力,莫过于刘氏嫡系所在的两部最为精锐。”
“但从人数上讲,刘氏一族两千之众,占据不过四分之一的势力。”
“若是以后有所变故,新市兵平林兵翻脸为仇敌,倒是不太好处理。”
刘秀自顾自思索,
眼下不过方才三军合一,他就开始去想散伙的时候该怎么办了,
这样的思维,说是高瞻远瞩也可,
说是杞人忧天也罢,
但足以见刘秀的远见卓识,远非他人能及。
画面一转,
时间已经来到了十月末,
正是金秋的时节,
田地麦子到了成熟收割,刘秀刘縯兄弟二人的谋划,也正是开始,
此刻,放眼整个舂陵的大街小巷,
随处可见,正在打包行李,准备远行的百姓,
刘縯听从刘秀的建议,决定第一个目标就是南阳的宛城,
喜欢我瞎编修真史,你们听了全成仙了请大家收藏:(www.biqugewenx.net)我瞎编修真史,你们听了全成仙了笔趣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